![]() |
首頁 |
|
成果展示
新華財經:【高端訪談】以工程咨詢為重要突破口發展生產性服務業——訪中咨公司董事長茍護生
| |||||
| |||||
“ 現代咨詢業包括以智力支持為主要特征的工程咨詢、政策咨詢、管理咨詢、技術咨詢、法律咨詢、財務咨詢、審計咨詢等行業。其中,工程咨詢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先導產業,可以為其他行業和企業提供智力支撐和決策參考。 ” 新華財經北京8月8日電(記者余蕊)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聚焦重點環節分領域推進生產性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發展產業互聯網平臺,破除跨地區經營行政壁壘,推進生產性服務業融合發展。那么,如何理解生產性服務業的內涵,其包括哪些關鍵領域,又應如何高質量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呢?帶著這些問題,新華財經專訪了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委員會委員、中國國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茍護生。 發展生產性服務業需重點關注三大領域 茍護生認為,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是加快新型工業化建設的重要抓手。 “生產性服務業涵蓋了產品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售后服務等全鏈條各個環節。其專業化發展,特別是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手段的運用,能夠幫助傳統制造業企業聚焦核心競爭力,提高產品附加值;同時能夠提升我國產業鏈整體發展水平,促進產業轉型升級。”茍護生說。 他認為,生產性服務業是知識密集型產業,主要包括數字經濟、研發設計、現代咨詢、金融、現代物流等產業。 “當前,立足于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應重點關注與制造業密切相關的數字經濟、研發設計、現代咨詢三大領域。”茍護生說。 國家數據局發布的《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3年)》顯示,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已超過55萬億元,2023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10%左右。 茍護生認為,數字經濟,既包括5G、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數字化技術、產品及服務在內的數字產業化;也包括對農業、制造業及服務業的數字化賦能帶動的產業數字化,兩者共同構成我國數字經濟的基礎。隨著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深入發展,數字經濟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研發投入,2023年全社會研發經費超過3.3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位;研發投入強度達到2.64%,超過歐盟國家平均水平。 “但應當看到,我國在基礎研究、關鍵核心技術、原創技術供給、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仍然較為薄弱。我國亟需加快研發設計業發展,培育更多面向市場的專業化服務企業。”茍護生說。 他認為,現代咨詢業包括以智力支持為主要特征的工程咨詢、政策咨詢、管理咨詢、技術咨詢、法律咨詢、財務咨詢、審計咨詢等行業。其中,工程咨詢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先導產業,可以為其他行業和企業提供智力支撐和決策參考。“更重要的是,通過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重大工程,工程咨詢業已經成為代表一個國家經濟發達程度和軟實力的重要標志性產業。” 可將工程咨詢業作為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的重要突破口 近年來,我國工程咨詢業圍繞經濟和社會發展重點領域,在服務國家科學決策、推動重大戰略落實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例如,茍護生介紹,中咨公司自成立以來,參與論證了一大批關系國計民生、體現綜合國力的重大建設項目,也多次參與了發展規劃重大工程項目的咨詢評估工作。如,“十三五”期間,中咨公司配合開展了165項重大工程項目實施機制的研究課題;“十四五”期間承擔了102項重大工程實施中期評估工作,以及發展規劃重大工程項目前期研究工作等。同時,中咨公司的項目謀劃業務也呈現增長趨勢,支撐多地按照戰略謀劃、發展規劃、項目策劃“三劃統籌”的總體思路,開展“十五五”時期“四個重大”,即重大戰略、重大政策、重大改革和重大項目的研究謀劃工作,助力各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如今,咨詢業已經成為代表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產業。美國是世界上咨詢業最發達的國家,目前美國咨詢業占GDP的比重達到1.2%,形成了運作規范、體系完善的咨詢行業與服務體系。與之相對應,我國咨詢業產值占比僅為0.18%。2023年度美國《工程新聞記錄》(ENR)發布的‘國際工程設計公司225強’和‘全球工程設計公司150強’榜單中,美國企業達81家,歐洲企業達55家,我國上榜企業僅23家。可以說我國的工程咨詢業發展得還很不充分。”茍護生說。 他認為,當前,為了更好服務國家重大工程建設,賦能重點產業發展,增強國家軟實力,我國需要做強做優做大工程咨詢業。 “下一步,建議把工程咨詢業作為我國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的重要突破口和主攻方向。”茍護生說,胸懷“國之大者”,助建“國之重器”,建議著力夯實項目評估論證、工程管理等既有業務,做大做強政策咨詢、規劃咨詢、全過程咨詢等核心業務,培育壯大管理咨詢、投融資咨詢等新興業務,將工程咨詢發展成為引領生產性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中堅力量。 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專業化發展的幾點建議 茍護生建議,加大市場化改革力度,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專業化發展。深化傳統制造業改革,進一步提高生產性服務業市場化程度。在市場準入制度方面,鼓勵非公有制等各類所有制企業積極參與;在經營主體方面,培育強大且具備國際競爭力的企業、機構,形成多層次市場發展格局;在營商環境方面,實施包容審慎監管,構建激勵生產性服務業創新發展的生態系統。 “建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動生產性服務業集群化發展。”茍護生說,生產性服務業屬于知識密集型產業,知識的生產、擴散和傳播,對集群化發展有著內在需求。要充分發揮宏觀政策引導作用,運用戰略規劃、產業政策、財稅金融等工具手段,形成多層次多業態的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使之成為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增長極。具體措施可以包括,打造生產性服務業功能區,支持龍頭企業發展壯大,引領行業技術創新、制定服務標準、實現品牌化發展,建設各類公共服務平臺,包括共性技術研發平臺、大數據服務平臺、智算中心等。 此外,茍護生建議,加大融合發展力度,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國際化發展。統籌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在“引進來”方面,要在保障高水平安全的前提下,利用好自由貿易區等政策,在工業設計、人工智能、管理咨詢等相對薄弱領域,探索放開行政管制,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先進企業,提升發展水平,倒逼國內企業改革;在“走出去”方面,加強優勢企業支持力度,鼓勵其積極開拓全球咨詢市場,主動嵌入全球產業鏈,向研發設計等高附加值環節延伸,增強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力爭在全球競爭中占據主動、掌握先機。 | |||||
相關鏈接
- 中咨公司董事長茍護生:發揮基礎設...2024-05-11
- 張家口市重大項目謀劃工作培訓會召...2024-03-25
- 全國政協這份團體提案關乎青年發展2024-03-21
- 中國稀土集團與中咨公司座談交流2024-03-15
- 茍護生 | 以中咨智慧推動“一帶...2024-03-09